买房卖房找恒丰,置业安居最轻松!政策咨询、放盘估价、业务委托:189 296 08777 恒丰杜经理为您服务。
央行降息启动了全面宽松政策工具,研究机构认为,现在已经进入降息周期,未来还将会继续降息。
时隔两年多,中国央行再次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。金融机构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.4个百分点至5.6%;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.25个百分点至2.75%,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.1倍调整为1.2倍。
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,从近几个月的经济状况来看,货币政策的定向放松无法缓解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问题,这是决策者开始进行全面货币政策放松的主要原因。此次降息标志着货币政策全面放松的开始,未来还会有进一步降息、以及全面降准、信贷额度放大等货币放松举措推出。
尽管央行在官方声明中称之为一个中性政策操作,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,但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也将此次降息解读为,朝着更激进的货币宽松转向的信号。
其预计,在未来几个季度内至少还将有一次降息。另外,可能的量化措施还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,包含抵押补充贷款(PSL)、常设借贷便利(SLF)、中期借贷便利(MLF)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定向量化措施,以及可能的存贷比计算口径调整。
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表示,一次降息并不足以稳住经济增速,考虑到PPI通缩加剧,企业面临的实际融资成本仍然偏高,央行可能还会有进一步放松措施,包括进一步降息、降准或加大银行间流动性投放。
在瑞银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看来,降息有助于缓和目前偏紧的金融条件,但并不代表现阶段货币信贷政策取向已转向全面宽松。
她认为,降息最主要的效果是减轻债务偿还压力、改善企业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,从而抑制不良贷款生成速度、降低金融风险。相比之下,对于目前羸弱的企业信贷需求,降息虽有边际上的提振作用、但在更大程度上需借助于其他宏观措施,而信贷供给也仍取决于数量型和行政性工具,因此未来一年信贷增速可能仍将放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