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三饶道韵楼◆陈秉汉
|
饶平县三饶镇南联道韵楼近日被批准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。这座建筑结构奇特、规模宏大、气势雄伟的民居古建筑,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。日本学者江田健次郎《中国圆楼》一书介绍了道韵楼。
古楼大门口石匾上“道韵楼”三字古朴雄浑,是明代奉京礼部尚书黄锦所题,至今保存完好。大门两侧的对联是清代广西中州正堂黄德祖所作。黄是道韵楼子孙,举人出身。其联云:“道义为本根,天下无双,克念祖德;韵文光奕叶,实华并茂,贻厥孙谋。”古楼周长328米,内切圆直径101.2米,有正房56间,角房16间,曾经居住600多人。近年来许多人外出经商办企业,现在仍居住着100多人。
古楼为“八卦”造型。从楼顶俯瞰,三环屋顶有如八卦的爻画。楼埕左右有两眼公用井,像太极图的两仪(俗称“阴阳鱼”)。古楼用黄土夯筑而成,楼高11.5米,三层半,底层墙厚1.6米,墙基仅垫一层青砖。屋内杉木结构基本完好,固桷用的竹丁系苗儿竹制作,经过牛尿浸泡后,高温快炒,不怕虫蛀,不会锈蚀,不会折脱。楼中水井30眼,部分设于两户的界墙之下。古楼外围墙设枪眼、炮口。楼门顶设注水暗涵,可以防火烧楼门、可以防兵乱、防盗贼、防兽害、防干旱、火灾、水灾、地震等。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古城堡式村寨。
古楼于明(1477年)开始营造,经过一百多年三代人的努力,于明万历十五年(1587年)建成。古楼设计独特,其房屋、窗口、水井都是以八卦的“8”字作基数计算,如:正屋56间是8的7倍;小屋(角房)16间是8的2倍;大小屋72间也是8的9倍;窗72个、公私井32口都是8的倍数。
古楼位于三饶盆地中间,以“古、大、奇、美”的特色,吸引海内外的游客和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考察;被誉为独特的民族建筑奇葩。
|
相关文章:
|
|